發達國家機械式立體停車庫的發展特點
以美、德、日等為代表的經濟發達國家在立體停車技術領域的研究一直處于水平,但是自動立體停車庫裝備系統在世界各地的發展歷程卻各有特點。
美國:20世紀50年代中期,美國研制了橋式堆垛的機械式車庫。到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出現了司機操作的巷道式堆垛立體停車設備。1964年,美國率先在升降車庫中采用計算機控制技術,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計算機控制的機械式停車庫。自動化立體停車庫不僅操作簡單、零配件的更換也較為容易,而且有效降低了生產過程中的物流開支,節約國土資源和建設資金,同時具有使用勞動力少,可靠性能高等優點,一經上市,便在美國和歐洲得到迅速發展。
德國:是開發立體停車設備早的國家,技術處于地位。在兩層及多層平面式立體停車庫系列中,已發展了多種型號。
日本:由于自身原因(國土面積?。?,立體停車庫的應用為廣泛。自1960年引進立體停車庫建造技術之后,到1982年,日本即在本土完成了兩萬多座多種形式立體停車庫的建造,平均每一座的容車量為九輛左右,多的能達到數百輛規模以上。自20世紀70年代末起,日本車庫總容量的年遞增率為6%-7%,已經超出了其同期汽車保有量的年遞增率5%-6%。從技術方面看,日本國家更重視垂直智能立體停車庫的開發。
聲明: 本網站所發布文章,部分信息來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或QQ刪除(QQ:382666579)
下一篇:怎樣正確選擇立體停車庫
上一篇:淺議機械式立體停車設備防墜落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