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應用于立體停車設備的車位檢測方法
隨著車輛日益普及,為了能有限的空間內劃分出更多的車位,每個車位的空間越來越窄小。對于駕車者來說,停車入位成為一個不小的挑戰。為了降低駕車者倒車入位操作的難度,自動泊車系統應運而生。
國外在二十世紀90年代起,開始進行自動泊車系統的研究。2003年,日本豐田公司首先在其一款混合動力型汽車上安裝了自動泊車系統,該系統首先需要駕車者在控制臺上通過圖形化人機界面指定停車位置,然后由系統控制車輛的轉向角度、由駕車者控制倒車速度,共同完成整個倒車入位操作。
新推出的自動泊車系統,增加了車位檢測功能,停車位置可由系統自動發現,而不再需要駕車者手工指定。立體停車設備車位檢測主要是通過各類傳感器(如超聲波傳感器、攝像頭等)獲取車輛周圍的環境信息,進行分析后搜索出一塊不存在障礙物的尺寸足夠大的矩形空間,作為停車位置。在自動泊車系統中,車位檢測模塊向泊車控制模塊提供車位相對于車輛的位置、車位尺寸等信息,以便于泊車控制模塊確定泊車的策略。
聲明: 本網站所發布文章,部分信息來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或QQ刪除(QQ:382666579)
下一篇:自動泊車設備安全性能
上一篇:投資立體車庫發展的必要性